星辉娱乐
长歌奋进七十五载,踔厉奋发再踏新程。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节点上,许多往事历历在目,无数回响犹在耳旁。即日起,镇灵通客户端推出“75载·我与祖国共奋进”系列特别策划,从城市各领域、各行业基层工作者的视角出发,回顾“把小我融入大我”、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奋斗足迹,集中展示镇海日新月异、与时俱进的发展与变迁。
在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,86岁的老人王碧耀每天都怀揣着一个不为人知的“小确幸”。上午十点半,穿过饭菜飘香的楼道间,路过开门迎客的小吃店,王碧耀的目标很明确——距家不远的新三宝服务社“长者食堂”。
作为“长者食堂”最早一批助餐老人,这条路,王碧耀已经走了无数次,每一步都充满了安心与期待。
“没想到人老了,最难的竟然是做饭。”时间回到2014年,独居老人王碧耀发现,随着年纪越来越大,餐桌上那点事却越来越焦虑,曾经近在咫尺的菜场、超市,如今却感觉远在天边。买菜,从小事变成了坎途。曾经信手拈来的厨艺,如今却感觉像是“揽了个瓷器活”。做饭,从家常变成了难题。
王碧耀的经历,是镇海区众多老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。截至2023年末,全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7.73万人,占比25.06%,我区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。如何让养老成为一件幸福的事?如何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美好?首先,要让老人吃饱吃好。
去距离小区500米左右的新三宝服务社“长者食堂”就餐,是王碧耀解决吃饭问题的新选择。
“王阿姨,你来啦,今天食堂有你喜欢的茭白丝。”刘群在新三宝服务社工作已有6年时间,每位老人的名字、爱好,她都熟记于心。
“这里的工作人员就像我的亲儿女一样贴心,每天吃饭就像回家一样。现在啊,我再也不用为做饭发愁了。”虽已到耄耋之年,但王碧耀还是坚持来“长者食堂”堂食,“每天来这里吃饭,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菜肴,还能和朋友们聊聊天,生活变得充实多了。”“长者食堂”不但让老人吃上安心饭菜,也为他们提供了交流、互动的平台,还为各类养老助老服务项目的开展打下了基础。
招宝山街道是全市最早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的街道之一。早在2007年,总浦桥社区就创立了全省首家“车轮食堂”,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。从那时起,它就穿梭在招宝山街道的大街小巷,为行动不便的高龄独居老人“送餐上门”,街道近百名老人享受过“爱心车轮食堂”的服务。2017年,招宝山街道新三宝服务社成立,创新“众筹资源、自治养老”新模式,继续深化“车轮食堂”服务品牌,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老年助餐服务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。
2022年,镇海区将老年助餐服务延伸至农村地区,服务覆盖率达到100%,同时制定并印发了《镇海区老年助餐服务实施办法》,聚焦特殊困难老年人吃饭难问题,兼顾其他老年人餐食需求,通过健全和完善全区老年助餐服务机制,充分发挥政府、市场和慈善力量三方面的优势,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。
2024年7月,镇海区老年助餐服务新政落地,老年助餐补助力度进一步加大,全区老年助餐申请形成“新热潮”。据统计,截至目前,全区已建成老年助餐机构73家,全区老年助餐人次已从过去的10万人次跃升至40余万人次,基本形成了多层级、差异化的助餐服务体系。
“‘新三宝’早已成为我的第二个家。”和王碧耀一样,曾经的“做饭愁”已变成每日对“吃好饭”的期待与喜悦,越来越多的老人正怀揣着这份“舌尖上的幸福”,享受着晚年生活的温馨与满足。
【本文转载于媒体账号(https://appshare.zhxww.net/webDetails/news?id=12209950&tenantId=86&uid=64cc9a3481336f4298a37e34),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作为本账号立场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