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辉娱乐
举国同庆的日子里,总有一群人在拥挤人流中、街角巷尾忙碌。
这群人就是志愿者。他们活跃在社会需要帮助和服务的各个角落。他们中的很多人,用平凡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默默无闻、甘于奉献。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这群人越来越多,成为生活中的一束光。
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,志愿者总是与奉献、善意、爱心等词汇相连。重大节庆里,人流拥挤的车站、景区有志愿者导引交通、搬运行李;在抗灾抢险一线,救援、应急志愿者冲到前面,对受困者施以援手;风雪天里,志愿者夜以继日参与清扫路面,上演“一夜无雪”;大型赛事活动上,到处是志愿者的身影……当万家灯火之时,志愿者们牺牲节假日、放弃团圆,在城市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出现,一个微笑、一次援手就可能温暖身边的人,他们确实值得被信赖、被尊重。
而志愿者也是芸芸众生的一个,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,或者就是我们中的某一个。譬如,南通“莫文隋”默默资助贫困学子24年,不留姓名。“全国最美志愿者”邓红,当起了留守儿童的“代理妈妈”,为孩子们送去母亲般的爱和关怀。南京律师沈林科扎根云南山区,为山里人提供法援服务,努力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抬头前行……他们其实就是周遭的普通人,却有着有不普通的地方:乐于张开双臂,把陌生人当朋友,不断释放善意、传递温暖。在许多城市,志愿者都成为令人骄傲的一张精神名片,也成为人们评价某个城市时最容易想到的。
当志愿服务与城市的关联度越来越高,当志愿者成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,当越来越多的人都想成为一名志愿者,我们也需要思考,做志愿者是一种什么体验,做志愿者应该有什么样的体验?
礼遇志愿者,这或许是最应有的尊重。志愿服务是无偿的,不求回报的,一座以文明为标准和追求的城市,不应忽视那些默默无闻、无私奉献的城市守护者。我们也欣喜地看到,越来越的地方都针对志愿者推出奖励激励、支持保障措施,从各个方面让志愿者感到温暖和礼赞,让“好人有好报”的价值导向更加深入人心,也激励更多人加入进这个大群体。礼遇需要做加法,也需要做减法,减法就是要尽量减少对志愿服务的额外要求,少些评头论足、挑三拣四,多些理解、尊重和认同,这也是点赞好评的最佳姿势。
创造更多机会和渠道,这或许是志愿者最迫切的心愿。人们常说,志愿服务不是一个人的独行,而是一群人的战斗。说实话,很多人有爱心,想做善事,却苦于没有渠道、找不到对象。其实,很多人都想把从事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,能融入日常。试想,如果有更多常态化运作的志愿者平台,拓宽各类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,让不分年龄阶段、不分工作岗位、不分地域籍贯的人都能最大程度地参与进来,知晓在哪做志愿,怎么做志愿,甚至随时随地做志愿,全民做志愿服务的力量将不可估量。
真正听懂民意,这或许是志愿者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。眼下,城乡社区是志愿活动最活跃的地方,如何更多倾听民声、民意,搞清楚居民到底需要哪些服务,志愿者又能提供哪些实际服务,如何高效对接资源和需求,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。在此基础上,如果能推出易参与、好上手的“小而美”志愿服务项目,让每一个志愿服务的小善举都能赢得一次笑声,那就是众人都需要的“帮助别人,快乐自己”,那一定会鼓励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之列。
一座城市的精神,往往蕴藏在细节之中。致敬志愿者,礼遇志愿者,做大志愿者,应该是城市的另一种精气神。
撰稿 新华日报记者 倪方方
特别声明: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“上观号”入驻单位授权发布,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,“上观新闻”仅为信息发布平台,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,请联系删除!
【来源:上观新闻】